近期,廣州市41個本級部門及下轄區在政府網站上公開2014年部門預算時,除“三公”經費外,不少還將會議費單獨列入。記者發現,廣州市本級各部門會議費預算總額巨大,相當於“三公”經費的一半。(5月11日新華網)
  作為全國首個主動公開會議費的地方,我們必須要為廣州的做法點贊,因為這不僅是對納稅人的尊重,更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一種進步。然而,政府的行政行為是一回事,具體信息內容是另一回事,面對廣州市2.26億元的巨額會議費,要必要追問的是,這些會議費具體是如何花費的,信息公開的要求也不應止於讓公眾看得到,更要看得懂,能監督,所以,廣州市公開會議費信息,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幾個數字上面,更要回應輿論的關切,否則這樣的信息公開是沒有意義的。
  事實上,對會議費的管理,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比較嚴格詳細的規定,但實際上會議費的指出卻花樣繁多,比如招待費、公款旅游費、禮品紀念卡等開支,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會議費,更有甚者直接套取現金,亂髮補貼,這些行為在近些年來的媒體報道當中屢見不鮮。不得不說的是,這卻都違反了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,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,更是與廉政建設背道而馳。
  當然了,這裡倒不是說廣州市的會議費就一定存在這種行為,但就目前公佈的數據來看,倘若不繼續回應輿論質疑,就很難堵住公眾的悠悠之口。比如花都區的2850萬元會議支出就被政協委員調侃為“星級會議”,因為依據《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》,中央國家機關召開的三、四類會議每人每天不超過450元,規模分別不得超過150人和50人,據此測算,花都區每天有200多人在開會,超過了國家機關三類會議的規模。而根據廣州市的會議費有關管理規定,以每人每天也不得超過280元,但按此標準,花都區每天參會人數則高達407人,比國家召開的二類會議規模還要大。
  所以,假如不公開會議費的具體細節,消除公眾的疑慮,那麼會議腐敗就不是公眾的無端猜疑,在中央厲行節儉、反對浪費的要求下,儘管明目張膽的公款支出大幅縮減,但有沒有搖身一變而“跑進”會議費裡面,公眾也不得而知。
  應當說當下中國是一個權利意識覺醒的時代,公眾理性能力的增強,客觀上使得政府信息的單向傳播難以滿足公眾對信息的渴求,這也勢必會導致政府在面對公眾質疑時顯得捉襟見肘,在此語境下,就要求政府的信息公開不能是“一鍋粥”地端出來,更應該給公眾提供一個參與討論的平臺,而這也是信息公開要求。
  現今我們都在倡導服務性政府建設,具體到政府信息公開行為,就應該體現為以溝通來計算民意偏好,這不僅是對公眾參與權和表達權的尊重,更重要的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行的滋潤,這恐怕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精髓。因此,會議費等政府的信息公開,我們不是要數量,更是要看信息公開的質量,畢竟對輿論的溝通才是信息公開的進一步要求,也是輿論監督意義所在,若非如此,為了公開而公開,豈不是也成了另一種形式主義嗎?
  文/張松超  (原標題:會議費公開不應止於讓公眾看得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05anvv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